3000點上下拉鋸,是危還是機?
近期市場在3000點附近展開拉鋸,是危還是機?面對不確定的市場,只有專業和深度思考,才能幫助投資者撥開迷霧。對此,上投摩根基金表示,A股戰略性配置窗口已經打開,但“經濟有壓力、資金有動力”的格局預計會繼續維持,結構化行情料將成為未來主要的投資收益來源,A股將更考驗投資眼力。
淡看指數,重在結構
上投摩根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指出,從投資的角度看,某些關鍵點位固然較為敏感,但并不影響市場大的趨勢。
對于投資者而言,理應淡看指數,重點把握市場結構性機會。而從更長遠的角度看,A股處于市場結構變化的大趨勢中。因此,指數未來或許還會震蕩盤整,但長期的配置價值已經顯現,而科技、消費、醫藥等重點行業也已經感受到了投資春天的到來。
堅定看好科技、消費兩大主線
正如杜猛所言,在今年的結構性行情中,消費板塊的食品飲料、科技板塊的電子和計算機行業的漲幅明顯。
對此,上投摩根中小盤基金經理郭晨表示,今年以來,消費和科技已經走出一波行情。未來,依然看好這些板塊的長期投資機會。
原因主要有兩點:
一是受穩定的需求推動,今年以來醫療、消費、科技等板塊企業的盈利增長仍十分確定。
二是受趨勢影響,科技和創新是中國必須要發展的方向,自主可控、自主研發、自主創新成為長期確定趨勢。
關注低估值板塊,均衡行業配置
無獨有偶,上投摩根智選30基金經理李德輝也認可A股和科技、消費、醫藥等核心板塊的長期投資價值,但他還強調應維持均衡的行業配置,并關注低估值板塊的絕對收益價值。
例如金融、地產、化工、制造等板塊的估值已經來到歷史最低分位,向下調整空間不大,還有較好的股息率,這些板塊的絕對收益價值不容忽視。未來,投資者可通過“核心+衛星”的均衡配置,追求更長期、更穩健的回報。
醫藥板塊長期向好,甄選高景氣度子行業
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基金經理方鈺涵重點分析了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,就目前來看,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面臨辭舊(仿制)迎新(創新)、承前(舊體制)啟后(新政策)的轉折期,涌現了不少的結構性投資機會。
無論是從業績還是政策的角度,都對醫藥生物行業形成有力支撐。此外,從估值來看,A股、港股的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均低于過去10年均值,仍有配置空間。
相關文章
- 投資需要逆向思維:從貿易摩擦看好方向,從市場分歧找好價格 2019-06-12
- 市場來了一波“倒春寒”,如何投資更踏實? 2019-05-13
- 看對趨勢才有信心,三大法寶長期致勝 2019-05-07
- 一季度GDP超預期!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,A股長期價值突顯 2019-04-22
- 優秀!7只產品排名前10%,看上投摩根如何做到? 2019-04-03
- A股春風來,上投摩根大咖展望長期投資機會 2019-04-02
